网上有关“简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的十不吊准则”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简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的十不吊准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的范围不准吊; 2、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 、光线暗淡不准吊; 3、工作面站人或浮放有活动物不准吊; 4、埋在地下的物件不拔不吊; 5 、斜拉斜牵物不准吊; 6、吊索和物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准吊; 7、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准吊; 8、氧气瓶 、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准吊; 9、机械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时不准吊; 10、天气恶劣 ,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
起重机械的使用环节是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点,是保障起重机械安全运行,减少 、杜绝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5个薄弱环节
我们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中发现 ,一些小型企业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安全管理机构缺失或不健全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设备的日常安全状况无人问津。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称“管生产的人管安全 ” ,管理人员不熟悉现行起重机械法律法规,发现隐患处理不及时,安全为生产让步……实际上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只是空有其名 。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检查制度未建立或严重缺失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完整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而我们在检验中发现,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和检查制度,有的制度仅仅是流于形式没有执行。主要表现为:(1)重要资料(如随机出厂的技术资料 、图纸)缺失 ,历年检验报告未存档,这为检验工作及设备的管理、检修带来很大困难 。(2)规章制度严重缺失,部分企业未建立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 ,没有约束员工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业人员无章可循,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致使起重机械设备频频受损,设备出现了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带病运行,未按规定进行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在起重设备使用过程中常常因非正常使用等因素导致安全保护装置损坏,如起升高度限位器 、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吊钩防脱钩装置 、运行极限限位器等未装或失效,设备接地或接零、漏电保护不可靠等 ,因维修资金短缺、生产工况繁忙等原因没有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没有及时修复 、更换安全装置,而是随意短接 ,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时间和方便违章作业,擅自将安全保护装置拆除或短接,使安全保护装置失效。上述做法势必导致严重后果。
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违章作业
部分企业由于员工流动性较大等原因未及时安排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参加培训,对于过期的操作证也不主动申请换证培训,使得无证人员上岗 ,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全知识匮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司空见惯 。比如超载或未确认吊运物品重量,斜拉斜吊,吊重下站人、吊重捆扎不可靠,吊钩挂钩不可靠和操作人员不具备资格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低等,操作人员素质不高常常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安全意识淡薄 ,不依法接受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 、履行定期检验
有些使用单位由于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逃避检验,不仅未按规定申请、超期使用,甚至检验人员找上门还拒绝接受检验。使得设备安全状况不能得以确认 ,造成数量不清、状态不清,有效安全管理更无从谈起 。对设备的安全状态知之甚少,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起重机械能开动就属正常 ,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当检验人员检出严重危险隐患时,业主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这些隐患距事故发生只有一步之遥 ,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
加强管理从7个方面入手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使用单位应加强管理 ,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起重机械设备档案,完善技术资料
安全技术档案是设备安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管理部门制定规章制度 、分析设备状态、安排检修计划的基础资料 ,应随设备完整保存。它对设备的监察、检验 、维修及产品质量的追溯是不可替代的技术资料。因此一定要妥善保存,严格管理 。档案应由专人保管并设置登记台账,保管人员更换时应有严格的交接手续。
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包括:随机出厂的技术资料即设计文件(含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和电气 、液压系统原理图)、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使用和维护说明;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使用登记证明;改造、重大维修技术资料和监督检验合格报告、首检资料和首检合格报告。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有组织上的保障 ,所谓组织保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保障;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及《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中均规定要求使用单位应当设置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从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人员是起重机械设备最直接的一级管理者,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获得设备运行状况和有关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为此 ,基层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着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对该设备的重大决策。所以,应选择懂专业 、责任心强的人员担当此任 。
3.全面落实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完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在起重机械作业场所张贴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十不吊”的内容;定期进行隐患自查自纠,并做好记录;实行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冶金等重点行业必须全面实行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进行全面自查 ,发现无证上岗或持证人员数量不足等情况,要立即安排相关人员申请参加培训考核取证,并不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 ,杜绝违章作业 。
4.建立企业维护保养和自检制度
企业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想管好企业的安全,管好起重机械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而管好起重机械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对设备的动态检查。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发现隐患和缺陷 ,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缺陷、消除隐患 。
为了达到安全运行,建立企业自检制度尤为重要。企业应按不同层级 、不同间隔建立检查制度,各级责任明确 ,落实到人。对相关检查不能敷衍流于形式,更不应在发生事故后才去检查 。应实事求是地建立设备安全运行常态检查,并一一落实。
5.提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素质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发生
使用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起重作业人员 ,确保持证上岗,安排“一人一机”,强化内部岗位操作管理技能培训 ,规范操作人员的作业流程,加强起重作业人员的日常培训考核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认真做好每天的运行记录、交接记录;做好日常点检工作和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健康正常地运行 。有效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6.按时申请定期检验,及时处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使用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届满1个月前 ,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申请检验的起重机械必须是经企业自检且结论合格的起重机械。企业自检要认真填写专用的《起重机械企业自检记录》,并对所填写的内容质量负责 。检验部门查出安全隐患后,应对这些隐患立即确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 ,并将整改情况如实报告监管和检验部门。对于一些确实难以整改的,则依据实际情况通过改造 、重大维修等方式进行。
7.多措并举保安全
安全管理的效应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使其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同时辅以奖惩分明的考核办法,以保证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监察部门应不定期地深入企业监察 ,不能因为企业小而偏远(小型企业在偏远地区的较多)造成监察盲区。
只有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共同关心、爱护、帮助小型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无隐患 ,远离事故保平安。
关于“简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的十不吊准则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府玉娟]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ino520.cn/zlan/202508-1434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府玉娟”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简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的十不吊准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的十不吊准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简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的十不吊准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