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早期、中期、晚期 是怎么划分的?

网上有关“明朝早期、中期 、晚期 是怎么划分的?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明朝早期 、中期、晚期 是怎么划分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明朝早起:开创与进取期 。这个是从明太祖到明宣宗 。也就是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国到宣德十年(1435),67年。

2 、中期 ,从正统元年(1436)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130年。

改革时期,从隆庆元年(1567)到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 ,15年 。

3、晚期,从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明神宗亲政,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扩展资料:

明朝历史纷争:

明朝历史(1364—1683年)即中国明朝以及南明和明郑时期的历史 ,属朝代专门史。从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到明郑台湾被清军攻占,明朝前后延续319年 。

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 ,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 ,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 ,国号大明。同年攻克大都推翻元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开创洪武之治 。?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 ,此间国力强盛,万国来朝,史称永乐盛世。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仍处于兴盛时期 ,史称仁宣之治。明英宗在位发生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明宪宗与明孝宗相继与民休息,政局平稳。明武宗因死后无子使明孝宗一脉绝嗣 ,引发大礼议之争。明世宗即位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总揽朝纲 。

明世宗驾崩后十数年,经历隆庆新政和万历中兴 ,国力得到恢复 。明代社会经济发达,农产品丰富,手工业生产具备很高水平 ,陶瓷业、丝棉纺业 、冶炼、建筑等闻名世界。16世纪隆庆、万历年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若干手工业行业中出现。

明神宗中期,完成万历三大征 。然而因国本之争,逐渐疏于朝政 ,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政治混乱,史称万历怠政。明熹宗时,魏忠贤祸乱朝纲 ,到明思宗即位后由于政策失误和天灾不断,明朝最终亡于农民军建立的大顺。

百度百科-明朝

百度百科-明朝历史

中国历史上国破被俘的君王不在少数,但是被北方的胡族俘虏的帝王却不多 ,除了西晋愍帝司马邺,北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恒 ,再就是大明英宗朱祁镇了 。而且明英宗并非是在国灭城破的情况下被瓦剌所俘获的,那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 ”中是被自己家奴,弄臣王振给坑了呢 ,还是被文官集团出卖了呢?“土木堡之变”对明王朝的后续统治有什么影响?那让我们回顾下历史真实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吧。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二月 ,蒙古瓦剌部实际掌控者,明太师(明朝册封)也先遣使2000余人向大明皇帝献贡马,却谎报人数为3000人 ,向明朝中央政府邀赏,由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 ,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并分兵四路寇犯大明边境 。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 ,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反对,立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并令异母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自率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随行官员一百多人 ,其中英国公张辅 、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 、内阁学士曹鼐 、张益等护驾从。

明英宗旨令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 ,王振因贪功急促北上,中了也先的诱敌深入之计。与蒙古大军接战失利后,王振又惊慌撤退 ,且在经过他的家乡蔚州逗留,以显示其威风 。王振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 ,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随即 ,瓦剌大军追击而来,明军狼狈退至土木堡 。

此时,全军后勤补给不济 ,王振却下令拔营转移,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 ,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 ,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六十多名大臣战死,明军包括英宗在内的余部被也先俘获。

也先要求大明赎回明英宗被于谦集团拒绝。也先大怒逐率大军进逼大明边镇宣府 ,进而围攻北京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 ,江北和北京各府的地方军驰援北京。于谦还将通州仓的粮食运抵北京,人心渐定 。

于谦集团私立郕王为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以绝瓦剌之念。也先送以护送太上皇回京为名,要求大明宣府白羊口关守将开关放行 ,白羊口关守将收到明中央政府指令拒绝开关放行。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初六,攻陷白羊口 、紫荆关、居庸关,直逼北京 。京城告急 ,北京保卫战开始。明景帝让于谦全权负责北京守战之事。于谦亲率大军迎战也先,也先的蒙古大军连战失利 。

由于深入中原王朝的腹地,各地勤王的军队也已经快到达京城 ,于是 ,也先拔营撤退,明军以炮火追击,杀敌万人 ,也先向回良乡逃去。后退出紫荆关,明军直追,在固安、霸州大败也先的蒙古大军。此时 ,京师保卫战基本结束 。

有很多人说“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出卖的结果,是不是真如此说不得而知,毕竟没有史料的支撑 。但是“土木堡之变 ”却使大明王朝精英尽失 ,四朝老臣张辅 、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 、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 ,军火武器研发亦被大大阻碍;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

随着开国武将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在土木堡之变被消灭殆尽,武将集团日趋没落,地位一落千丈 ,沦落到给文官为奴为仆的份上;文官集团却是一方独大 ,地位高涨,内阁辅政更是上升为明帝国仅次于皇帝的执政者,皇帝只能通过内廷的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以贯彻自己的意志和整个国家的意志 ,自此改变明初以来的文武分治,文武平衡的政治格局。

而在此后大明尽两百年统治期内,明王朝一直延续“文贵武贱”的政治格局 ,这种政治格局严重打击武将的自尊心,荣誉感,挫伤了武将忠君报国之心,也抑制国人尚武之心 。武人没有上升空间 ,只能钻营财货,视军队为私产,肆意盘剥底层兵卒。导致明朝后期营务废弛 ,军备不整。以至于武将们贪财怕死之风盛行不辍 。

关于“明朝早期 、中期、晚期 是怎么划分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帅志胜]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ino520.cn/zlan/202509-16817.html

(11)
帅志胜的头像帅志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帅志胜的头像
    帅志胜 2025年09月02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帅志胜”

  • 帅志胜
    帅志胜 2025年09月0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明朝早期、中期、晚期 是怎么划分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明朝早期、中期、晚期 是怎么划分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 帅志胜
    用户090203 2025年09月02日

    文章不错《明朝早期、中期、晚期 是怎么划分的?》内容很有帮助